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百一十四章 河洛社(二合一)

作者:山药泥饭 字数:10610 更新:2024-05-06 11:34:41

相传前汉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年轻时,知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

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的才华相貌,两人互生爱慕,私奔而去。

卓文君自此素手调羹,当垆卖酒,遂成一代佳话,惹多少痴男怨女感怀落泪。

于是乎,“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经久传唱。

传闻锦官城内首屈一指的奢豪酒楼凤凰台,乃是后世商人在司马相如旧居的基础上重新修葺起来。

东家不惜重金,以白玉为基,以飞桥为连,以锦缎为饰,无数珠帘绣额点缀其中,将凤凰台内外上下装潢得富丽堂皇。

尤其到了夜里,凤凰台上点起数百盏明灯,可谓灯烛耀目,璀璨全城,是锦官城中一大胜景,与老子论道的青羊宫,织女洗纱的浣花溪,秦将张仪所筑的龟城古城墙并称四景。

姜维感念朋友们的热情,特地选在此处设宴,也是存了款待之意。

今日受邀的宾客,除了关平、张苞、关兴、张绍、马钧五人外,还有魏荣、赵氏兄弟,庞宏、简舒、李遗、霍弋这几位官二代,

句扶、王平、向宠三人亦赫然在列。

一时宾客云集,青年才俊济济一堂。

时秦汉时期的宴席,是极重要的社交。

此次受邀的宾客中,有世家后裔,有勋贵之后,但也有寒门子弟,甚至还有汉化的夷人,成分十分复杂。

姜维未免句扶、王平几位出身不高的宾客放不开,早早来到凤凰台迎候陪伴,尽量不让他们生出怠慢,或拘谨之感。

等到宾客一一到齐,他便向魏荣等人介绍

“我来介绍两位朋友。这位是句扶句孝兴,这位是王平王子均。这二位皆善统兵,荆州大战时数番随我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前几日,主公已经将他二人迁为偏将军。过几日孝兴将掌羽林左丞,子均将督虎步前营。日后可以多多亲近。”

魏荣等官二代见句扶、王平二人衣着简朴、土里土气的模样,原本有些看不上;但少年人外物充满好奇,愿意倾心结交看得上的朋友。

闻得姜维介绍,顿时对他二人刮目相看,轻视之意尽去,皆郑重抱拳见礼

句扶、王平二人感受到热情招待,拘束之心由是尽去,亦还礼见过。

姜维见状,便笑着请诸人入席。

按照惯例来讲,设宴款待客人时,身为主人者需要想方设法热络气氛。

但诸官二代平日里本就厮混得熟了,更兼简舒随了他父亲简雍诙谐的性子,时常会讲出几句让人捧腹大笑的话语。

故而,席间有说不完的话题,根本无需姜维这个主人刻意暖场。

众人且笑且聊,美酒佳肴亦如流水般送上。

侍从一边布置,一边介绍道

“摆在各位尊客身前的,乃是本店名产怨郎酒,还请品鉴。”

简舒奇道“怨郎这个名字倒也奇怪,可有典故。”

那个侍从显然受过训练,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昔日司马相如公因上林赋,得武帝重用,辞别文君赴长安供职。但他离家五载后方才来信,信中只数书一二三四五六七**十千百万。贵客可知此信何解么”

张苞皱眉嚷道“什么一二三四五,这厮怎么净爱弄些虚头巴脑的玩意。”

说到才思敏捷,庞宏是数一数二之辈,闻言笑道

“一二三四五六七**十千百万皆是数量,独独无亿,通“无意”二字。可见司马相如想要借此信,向卓文君暗示其心意已变。“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侍从笑道“这位贵客好才思。正如贵客所言,相如公至长安后,渐渐耽于逸乐,日日周旋在脂粉堆里,还欲纳一位茂陵美人其为妾。信中意思正是如此。”

关兴愤愤道“这司马相如如此始乱终弃,令人鄙视哼,日后谁若敢如此对待我家银屏,我必将之碎尸万段“

李遗陡然闻到“银屏“二字,身子不自觉打了个机灵,脑中渐渐浮现出那日的惊鸿一瞥。

侍从继续道

“文君知晓相如公心意后,疾书怨郎诗回诘,诗文智巧情真,字字是思,句句是念。相如公看后羞愧万分,深被文君的才华与真情感动,最后回头与她终老。”

众人闻言唏嘘不已,皆感叹于卓文君的境遇和智慧。

侍从又道“诸位贵客面前的美酒,正是用文君当垆卖酒时,流传下来的酒窖所酿,故名曰怨郎酒。”

这时,简舒细细品了一口,作一脸陶醉状

“今尝文君垆酒,依稀可领略三百年前之绝世风华也。”

他这般做作,自然引得在座诸人一番哄笑。但哄笑之余,心中好奇,纷纷举杯去品。

姜维不以为然道

“卓文君当年酒窖未必便能流传下来;即便流传下来,这酒也未必便是用那口酒窖酿的。凤凰台借三百年前风流轶事,将寻常美酒卖出市价十倍之高,还能让客人甘之如饴,可见这个东家倒是善于经营之辈。”

他知道凤凰台是蜀郡世家张氏的产业。

张氏出了个为刘璋守了死节的张任,传闻他与凤雏庞统之死脱不了干系,死前还破口大骂刘备,算是将刘备得罪透了。

刘备定蜀后,虽然厚葬了张任,但张氏宗族在蜀汉的仕途却是基本中断了。

张氏于是将全部心思都投入到货殖经营之中。

姜维今日从凤凰台的经营,断定其混得风生水起,不由心道

“蜀中这些世家,一个个低调行事,但实力深不可测,不容小视。“

席中诸人边品尝美味佳肴,边敞开心扉闲聊。

间或讲些城里的新鲜见闻,夹杂些当日大战趣闻旧事,推杯换盏间,气氛渐渐浓烈。

酒过三巡,随着侍从轻拍双手,几名年轻貌美的舞姬鱼贯而入。

随着乐工弹奏声起,舞姬起舞为寿,长袖翩然间,眉目亦不时飘向场中诸位英武少年。

场中诸人大部分是不经人事、面薄耳嫩的少年郎,舞姬在时,大多规规矩矩端坐自己案前,不敢逾越。

一俟舞姬献艺完毕离去后,便开始肆无忌惮,一会儿讨论哪个舞姬样貌,一会儿哪个舞姬对谁有意思云云。

说到兴处,魏荣等人旧态复萌,叫嚷着纷纷离席,开始拼酒厮杀。

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诸人此番放开来饮,倏忽不知时刻之过,不经意间皆觉酒酣耳热、五岳为轻。

一直到戌时时分,凤凰台上燃起数百盏明灯,将大厅上上下下照了个通明,恍如白昼。

宴会气氛亦随之达到**。

望着眼前济济一堂的少年俊杰,姜维心中既有欢喜,亦有些无奈。

据他所知,再过几日,关平即将随着荆州军民远赴汉中,从此主掌一军,常驻边疆,只怕一年到头来也碰不了几次面了。

魏荣,赵氏兄弟、简舒、庞宏等人年岁渐长,也陆续将到出仕的时候。谁知道他们会被分到那个地方任职,从此是否还会有相会之期

乍眼看,眼前虽然少年英杰济济一堂,但大抵每个人的性格、志向、能力、际遇不尽相同;少时质朴纯真、不图回报的友谊,终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褪色,众人也终究不可避免地走上一条陌路,渐行渐远。

思来甚是可惜,但仅是可惜也就罢了。

在本来的历史上,这座这群人除了句扶、王平外,大多籍籍无名,并未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譬如,魏荣因为其父魏延与杨仪争权失势,最终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再譬如,庞宏因为得罪后来的尚书令陈袛,被发配到偏远的涪陵当了一辈子太守,有一日行舟至鹿角沱乌江,覆舟溺水而死。

简舒更是没在史书上留下任何只言片语。

如此看来,于大汉而言,于诸人自身而然,如此结局不仅可惜,实在可悲,可叹

姜维想到这儿,轻轻叹了口气。

但转念一想,与其让他们放任自流,不如用一种特殊的联系,将在座诸人团结在一起,并借由一个共同的、崇高的理想,彻底激发众人的斗志

用什么手段好呢

在姜维看来,结社显然是个极佳的方式。

但结社也有些隐忧,若处理不当,很容易被人职责为结党营私。

先秦时期,天下不断征伐,生活困顿,百姓自发结社的意识普遍强烈。

譬如墨子曾创立了严密的组织,成员被称为墨者,领袖称巨子。

汉取天下之后,汉武帝取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化集权。

故而民间大规模的社团活动大大减少,剩下多以宗教名义开展,比如张角的太平道,张鲁的五斗米教,但这些社团始终处于朝廷对立面。

更遑论后汉党锢之祸亦殷鉴未远。

作为君主,作为主政者,最忌讳手下人拉帮结派;汉中王自然也不能免俗。

所以一定要找一个既能激励在场诸人,又能抵消朝廷疑虑的方式。

姜维脑中疾转,旋即想到后世各色人等因为兴趣、本业,成立的诸如读书会,书法协会等社团。

而今日在场之人要么是武将之后,要么身负武职,如此看来,再没什么理由比共研兵法、武艺更为合情合理了。

念及此处,他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稍稍整理一番思路,忽起身正色道“诸君,且听我一言。“

他这句话发自丹田,声音洪亮,顿时引起席中诸人的注意,纷纷注目来看。

但见姜维左右扫视一圈,朗声道

“我等皆汉室忠裔,相识多日,彼此又是性情相投,大是相见恨晚,以我之见,不如结个社,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彼此相扶相助,砥砺学问武艺。如此一来,上对得起前辈先贤,下还能顾全了朋友之义,岂非一举双得“

众人都是意气相倾的少年英雄,此番早已酒酣胆张,乍闻姜维这个提议,登时心潮澎湃不已,纷纷围拢上来。

心思单纯如魏荣者更是双目发光,直接便举双手赞同

“好提议好提议”

姜维将众人的反应一一看在眼里,又道

“但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我等因为共同的志向,共同的信念而走到一起,为得是相互砥砺,修文习武,报效大汉,断然不同于那些为了蝇头小利而结党营私之辈,你们说是也不是“

“不错,我等心怀大志,不比那些苟营小人“

“伯约说得好,真说道俺心里去了”

姜维缓缓颔首,继续道

“未免被别人污蔑,我倡议约法三章其一,我等须以辅佐汉中王兴复汉室为宗旨;其二、入仕者不得违抗朝廷诏令,未入仕者不得妄议朝政;其三、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听到这里,便是一向稳重的关平都疑虑尽去,不住颔首赞道

“正是这个道理”

众人心随意动,决定事不宜迟,说做就做。

姜维叫侍从点上沉香,请来文房四宝。

他手持毛笔伏案疾书,便写边朗声念道

“维大汉忠良之后关平、张苞、关兴、姜维、赵统、赵广、庞宏、简舒、张绍、霍弋、李遗、句扶、王平、向宠,是日沐手焚香,祈告上苍。“

“今大汉王朝,内有诸侯为乱,外有胡戎不靖,生灵涂炭,风雨飘摇。我等汉室忠裔,身虽卑微,心实诚笃,正欲同舟共济,勤修己身,虽肝脑涂地,亦要还百姓昭昭日月,复大汉朗朗乾坤”

“是日建安二十五年春三月三十,营备牲礼,虔诚祈求,草结此社,誓言永固。”

姜维念到这儿暂作停顿,将誓词誓词团团示于诸人。

诸人就着誓词一起诵念道

“我等汉室忠裔,身虽卑微,心实诚笃,伏愿自盟以后,相亲相爱,矢信矢忠,齐心戮力,扶保大汉,匡世济民,如违此誓,任众处罚。”

念罢,姜维用灯火将誓词点燃,又将灰烬撒于酒坛中,分作十五杯美酒,分于诸人饮用。

在场诸人手捧酒爵,仰脖即饮。

虽然爵中酒水浑浊不堪,但在诸人品来,似乎是全天下最美之酒一般。

饮罢,掷杯于地,左右相顾,只觉彼此之间凭空生出一道羁绊,尽皆哈哈大笑起来。

笑了一会儿,关平忽问道“咱们这个社叫什么名字“

张苞道“此社主旨是一道学武,不如叫武社。”

关兴摇头道“既要练武,也要学文,武字过于偏颇,不妥。“

关于社团的名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主意,一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争执起来。

姜维觑了个空,忽道“主公的心愿是早日北伐,意图恢复中原。中原又称河洛,不如取名叫河洛社,也好表明我等赤子之心。”

众人各自默念一会儿,心道这个名字确实朗朗上口,而且隐含大志,当下皆点头同意。

“河洛社”的名字就此定下。

庞宏这时道“正所谓蛇无头不行,鸟无翼不飏。我等须推选个社首出来,也好领导我等社员行事。”

姜维当即推举道“此间之中,大兄关平无论人品、武艺、资历、见识,皆是上上之选,当仁不让”

此话一出,张苞、关兴等人早已轰然称好,显然十分信服。

关平谦虚几句,见众人确实心意拳拳,实在推辞不过,便抱拳道

“既蒙大伙儿如此厚爱,平便自不量力,接下这社首一职”

顿了顿,又道“只是平过些日子要远赴汉中,可能无法照顾周全。不如我等再推选一名副社首,代为行使社首职责。”

众人纷纷颔首,以示并无异议。

这时,关兴发声道“我推荐伯约任副社首,他年纪虽轻,但武艺高强,沉稳有度,他领导我们,最是适合,你们可有意见”

姜维平日沉稳多智,人品武功更是令人心折,众人即已轰然叫好,根本就不给他推辞的机会。

一片喧闹间,关平与姜维被涌将上前的众人推道首位,一左一右坐下。

姜维只得起身抱拳,正色道“既如此,维唯有尽心尽力,将诸事做好,方不负大伙儿厚爱。日后还请诸位多加鞭策。”

众人纵声大笑起来,纷纷举杯上前,逐一向关平和姜维敬酒。

姜维来者不拒,有敬必饮,倏忽有个念头浮上心头

“师傅让我帮黄忠老将军留意可继承衣钵的弟子,看来河洛社的第一场活动,却是要在黄老将军家里举行了。“

角落里,李遗敬完酒回到座上,心中狂跳不止

“如此一来,我岂非可以请教武艺为名,名正言地顺造访关府了么”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2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