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好自己的事儿,手底下的事儿忙的都没时间睡觉,要是跟着我一块离开了汉口,谁来管你们那些事儿?”
谢燕来虎着个脸说道,这些人也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报告长官,第三十六师第二补充团已经集合完毕。”
从门外有一名国军军官敲了敲门,不明白这里面为什么站着这么多人。
此人是第二补充团团长廖峰。
中央军校毕业,从连长一路过来的,参加过淞沪会战,金陵保卫战,一路撤退到汉口进行修整,从原来的副营长直接成为补充团团长。
“拿上这张条子,到既定地点去领武器装备,不要多拿,也不要少拿。”
谢燕来从桌上直接写了张条子,然后交给了廖峰,廖峰也知道跟着谢长官打仗,第一件事情就是换掉手里的武器装备,原本刚刚到汉口的时候,军械库基本上已经被搬空了,他们这种补充团,虽然挂在第三十六师名下,但是也只能分点残羹剩汤。
后来从各地运过来一批武器,但是也没有新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较陈旧的,虽然都能够打得响,但是跟军校里的那一批比起来,差的实在是太远了,现如今被调到谢长官手下做事,全团所有官兵都觉得祖宗冒青烟了。
“是。”
廖峰知道这里是军统大楼,军统做的一些事情很多都是见不得光的,自己还是别在这里待太久了,省得有些事儿被自己听到了,还要接受军统的审查。
哪怕是中央军的官兵,如果要是有什么问题交代不清楚的话,军统也可以直接对你进行调查,有的长官如果要是挡着,那也得看看面子够不够大。
“你们的军饷发到几月份了?”
廖峰走到门口的时候,谢燕来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马上要打仗了,而且这些人有很大的几率是回不来的,因为要当做一把尖刀插到日本人的心脏里去,如果要是还欠着人家钱,这一个个的能心甘情愿吗?
“报告长官,已经发到四月份了。”
听到廖峰的话,谢燕来算了一下,应该是欠几个月的了,虽然陈总司令想尽一切办法发放薪水,但汉口周边的军队实在是太多了,包括中央军的嫡系在内,那也只能是欠一部分。
“你去库房里提出一笔钱来,跟着廖团长过去,把所有的工资都给我发到下个月。”
廖峰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发工资都是发到上个月,哪有发到下个月的,这不就等于是提前发了一个月的薪水吗?
“走吧,廖团长?”
马华走到门口的时候,廖团长还没有从自己的想象当中出来,两眼一阵懵逼,都感觉自己听错了,但是在谢燕来的这些手下看来,这都是正常操作,马上就要上战场了,心里不能够有那么多的牵绊。
“谢长官,要是真发了薪水的话,能不能给兄弟们两个小时的时间,只要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行,他们拿着钱也没有用处,得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捎回家去。”
廖峰正准备走呢,忽然间就想起了这个事儿,弟兄们都要跟小鬼子拼命了,身上带着这些钱有什么用?肯定是要交给家里人的,但现在已经集结完毕了。
“给你们一个下午的时间,如果要是实在没有办法寄回家里的话,到高秘书这里登个记,军统在各地都有自己的办事处,只要写清楚了家里的地址,两个人以上的姓名,就能够把钱送到家里。”
谢燕来让邝美秀建立这样的一个联络网络,一方面是为了达成消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这些战士们,拼死在前线拿回来的军饷,交不到自己家里的手上,他们死不瞑目呀!
当初谢燕来组建这个网络的时候,花费了十几万大洋,很多人都觉得谢燕来疯了,但是谢燕来却不觉得怎么样,这笔钱花出去自然就是有用处的,让这些即将上战场的兄弟们听到家乡的声音,这就是花钱的用处。
按照谢燕来的要求,每一个把钱寄回去的兄弟,我们的人负责把钱交到每一个家庭的手上,都必须得代写一封信,不管家里的人说的是什么,都要尽快把这封信交到战场上这位兄弟的手里。
战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廖峰一脸感激的出去了,没想到过来报到,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不但把欠的军饷给补齐了,还要多发一个月的,要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给自己一闷棍,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第二补充团跟着谢燕来之后,马上也有了正式番号,被称之为七十一团。
全团上下两千余人,都是按照德械师的标准进行配备的,但也仅仅配备了一个人员,并没有配备武器装备,大部分人除了手里的步枪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玩意儿。
中午一点钟发放军饷,一直到下午四点半,大部分的人才算是回来,有一部分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把钱送回去,只能是选择相信军统的这些登记人员,毕竟以前还没有成功的例子,所以也不敢相信他们,但谢长官做的保证,还是很有信誉的。
高晴也纳闷儿了,刚开始宣传了半天,没有一个人到他们这里来代送工资,但是当听说是谢燕来做的保证,这立马就有几十个人过来试试。
一问才知道,这些人都是浦江打仗的老兵了,当时他们那些战死的兄弟,有的是自己的老乡,谢燕来说过要好好照顾这些人的家里人,在跟老家写信的时候,他们也知道谢燕来的确是这么做的。
有位姓谢的长官,定期会给那些战死兄弟的家里送粮食送钱,虽然每次都不是太多,但足够家里人用好几个月的,所以当谢长官担保这件事情的时候,很多人的心里就没有顾虑了,谢长官对死去的兄弟都那么上心,会坑我们这些活着的吗?